教师的情怀 职业的精神 人格的魅力 无私的奉献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15-12-29 11:18
两位热情、朴实、而又充满活力的普普通通的教职工,以志愿者的精神状态,默默无闻的,任劳任怨的,悄然走近了我们的国际教育学院。
     完全没有领导指令,完全没有责任义务,完全没有经济利益,完全没有名利诱惑。两位老师在完成本单位、本岗位工作的同时,将自身大量的业余时间,献身于江城学院的国际教育,用辛勤的汗水陪伴着国际教育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作为江城学院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国际教育学院去年刚刚组院、建院。由于基础条件十分薄弱,建章立制也待完善,对外交流渠道正在拓展,项目开发也在快速建设。策划方案、专家来访、人员交流、学生咨询、申报材料、打印复印、文件起草、电话咨询、项目宣传,事无巨细而又繁琐的工作使得办公室热闹纷繁,教职工、学生到国际教育学院来来往往咨询相关事务,成了再平常不过的事。国际教育学院工作人员十分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被艺传侯培玲老师和经管黄娟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到我们这里帮帮忙捏”?“好哩”。一句平常的口头禅玩笑话,两位普通的老师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她们了一个“玩笑”。在国际教育学院协助工作的期间,她们认真学习国际教育的内涵、工作思路。不懂就问,哪里有缺岗,她们就往哪里补充。在不影响本职工作时间状态下,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学院院务会议,谈想法、谋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教师与辅导员角色的优势。尤其在落实执行我院推动的加拿大-中国青年领袖训练营项目中,工作认真、积极、不辞辛劳、协助整理各类申报资料,与此同时还针对学生心理进行调整,耐心指导学生办理护照,填写签证表格,落实项目行前培训等相关事宜,表现十分地突出。 当极少数学生加拿大签证被拒签时,两位老师用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耐心与学生、家长进行友善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她们不记得失、不求名利的到学生宿舍粘贴海报、宣传单,始终与国际教育学院的同志们团结在一起,哪里有国际交流项目的推广,哪里就可以看到她们的身影。为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扩大学院影响力做了大量工作。
    国际珠宝会议方案的多次研讨,两位老师总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始终积极投入策划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工作在第一线。两位老师也深深的感悟到国际教育学院和谐的人际氛围,也经常开开玩笑,也体会到在协助国际教育学院工作的每一天,学到了很多与学校其他岗位工作不一样的知识和感受不一样的快乐,两位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国际教育学院良好的工作氛围。深深的体会到:“在国际教育学院协助工作的每一天,尽管有时工作压力大,人也累,但学习到很多知识,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自己在国际交流的大环境中,也认识到国际化视野对人的教育与培养的必要性、重要性,人的价值观也得到充分体现。”两位老师的到来不仅使国际教育学院与艺传学部、经管学部的交流更加紧密了,同时也方便了国际教育学院与学生直接的沟通与交流。黄娟、侯培玲两位老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断进取,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员工认真学习。让我们一同共勉,为江城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十年沐风栉雨,十年春华秋实,在我院十周年校庆暨我院转设成功之际,国际教育学院正在以积极的姿态、创新的理念、视角和举措、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改善的办学条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为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将来的挑战,整合现有的学科专业,建设有特色和优势的高水平学科专业,打造一批优质国际精品课程,建立“技术型、实用性、创新性”学生培养模式,为探索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多元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DSC_0300_meitu_1.jpg
 
侯培玲老师、黄娟老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07 09: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