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国际教育学院的助管学生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15-12-29 11:17
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国际教育学院建院转眼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时间中,国际教育学院从起步建设,到如今初显现变化,都体现出助管学生流下的辛勤汗水。他们阳光、可爱。他们朴实、认真。他们上进、踏实。他们积极、吃苦耐劳,他们充满着活力与朝气,给学校老师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们成长着,快乐着,也见证着,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伴随着国际教育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他们热爱着这个集体、他们奉献着这个集体、他们更加关注着国际教育学院明天的腾飞。
   国际教育学院为帮助经济上暂时困难而又立志于勤工俭学的同学完成学业,提供了相关岗位。并利用这个平台,帮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社会价值和奋斗目标。要求学生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国际教育学院经过严格考核,聘用我院在籍学生三人:张雄威、邓禺禅、杨曾飞。
三名助管学生在学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学院老师们的亲切关爱中,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被选拔在学院做助管,他们把这个机会看作是荣誉,看作是社会实践,看作是一个成长过程。建院初期,办公室的基本办公从设施申请、采购、搬运、装机、维护管理、环境卫生、对外接待、资料翻译、办公档案、网站建设、项目推广与宣讲、编制?对外宣传手册英文版?等等,凡涉及到国际教育学院的每一点工作的成绩,都离不开助管学生的无私奉献。
    张雄威是一个做事灵活的人,总能在第一时间了解领导的想法,为领导排忧解难。他为人谦和、吃苦耐劳,甚至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帮助部门处理收尾工作;在经济上精打细算,一分钱掰两半花,用最小的花费为部门带来了最大的效益。今年2月在韩国又松信息大学金善宗校长、教务处处长闵象基、国际交流室室长具景谟等领导来访时,牺牲自己休息时间,与邵院长一同陪同客人考察江城人文风情,第二天又主动送韩国客人去机场。他的表现赢得了客人的称赞,让客人的心里倍感温暖。
   邓禺禅是一个朴实而又开朗的人,她把办公室整理地井井有条,在工作中主动学习,电脑技术、摄影水平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她在办公室还经常与大家一同分享快乐,活跃办公室的氛围。很难有人想象到她身上背负的压力,她没有被家庭的变故所击倒,而是用自己的乐观和坚强感染者身边的每一个人。
   杨曾飞是一个忠厚的人,他任劳任怨,帮助部门承担了许多基础工作:挂横幅、搬东西、贴海报、发传单等。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随叫随到。在学习上肯用功、肯钻研,从刚开始比较内向的性格,到现在会经常与大家沟通、交流,在工作中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新想法,真的有了很大进步。
   欣喜的是,三位同学并没有因为在国际教育学院的工作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而是利用国际教育学院这个平台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三位同学不仅在班级中成绩名列前茅,在国际教育学院的工作也在不断进步着。看到他们这么努力,对于我们老师也是一种激励,这激励着我们在工作中更加投入,开拓自己的思路,用国际化的视野去看待、处理问题。
   国际教育学院是温馨的港湾,在这里没有“一言堂”,在会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里,大家一同分享劳动的成果;在这里,大家互相体谅、互相分担,始终把集体荣誉放在第一位;在这里,大家一起动手布置我们的“家”——办公室;在这里。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忘不了设点宣传时大家的全情投入,忘不了部门包饺子时大家的大快朵颐,忘不了准备签证材料时大家的加班加点。太多太多难忘的场景,感谢你的一路陪伴,张雄威、杨曾飞、邓禺禅。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尽职”,这是国际教育学院对几位同学的期望,希望你们在国际教育学院学会用国际化的视野、包容的态度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为国际教育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十载江城路,一载国际人”,相对于成立十周年的江城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我们有信心在江城学院这片沃土上施展自己的才能,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美好的蓝图。
QQ截图20140509145851.png
 
图为国际教育学院三名助管学生,左起杨曾飞、张雄威、邓禺禅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07 09:15:36